当前位置 : 首页 > 辛亥研究会
岳阳人与辛亥革命
时间 :2018.12.08     作者 : 肖卫

肖卫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争先恐后、变本加厉侵略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腐朽的清王朝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置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顾,“量国家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大量出卖国家权益,对内则勾结帝国主义残酷镇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下面本文试就所收集掌握的史料对岳阳革命党人参与辛亥革命的情况以及辛亥革命期间的岳阳时局等情况作一概述。
  一、岳阳志士积极投身辛亥革命。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岳阳境内各县一批有志青年因痛感清廷腐败,国运危艰,在国内外、省内外、境内外参加“自立会”、“兴中会”、“共进会”、“同盟会”等各种反清组织,积极投入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他们加入革命团体,宣扬民主共和观念,唤醒民众,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力量,进行武装起义,领导岳阳光复,捍卫共和大业等,活跃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为辛亥革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后,一些赴日留学的爱国进步青年纷纷加入“同盟会”,其中有20多名岳阳籍留学生,包括岳阳县籍的(时称巴陵县)彭承念、李琦、任震、彭一湖;汨罗籍的(时属湘阴县)仇亮、江海宗、王存度、任绍霖、彭兆璜、任凯南、胡国梁;湘阴籍的刘毅、陈嘉会、陈嘉祐、刘况、瞿宗铎、陈嘉勋;平江籍的李六如、李午云、李积芳、凌容众与李樵松夫妇、唐炳初、余翕耽;华容籍的潘鼎新、刘德昭等。还有在全国各地加入同盟会的一批岳阳籍会员,如:周四维、周鳌山、李绍广、童杰(岳阳县籍),仇鳌、戴雪岑、何绳床(汨罗籍),万黄裳、张祖汉(湘阴籍),李午云、欧阳煌(平江籍),黄荣(华容籍),王天鹏、梅子雨、黎文柏(临湘籍)等。这些在日本或国内加入同盟会的岳阳籍会员坚定追随孙中山、黄兴等人从事革命活动,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先锋和骨干力量,有的成为民国政府及以后国民政府的重要军政官员,有的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在辛亥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较早从事反清革命斗争的有湘阴籍的林圭,曾被谭嗣同誉为“造世之雄”,于1899年在上海成立“自立会”,并联络各省会党,召集百万会党成员,成立“自立军”,准备同时举行反清起义,后因经费无着,事情泄露,被清军杀害。清末民初,涌现了一批岳阳籍的举义新军和国民革命军将领,例如:任鹤年、钟骏德、陈嘉祐、易堂龄(陆军中将)、徐瀛洲(陆军中将)、黄峦鸣(陆军中将)、李六如(陆军少将)、张祖汉、方震欧(陆军少将)、黄驾白(陆军少将)、甘兴典等,其中李六如于1921年秋,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者,解放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党组书记;曾从事革命舆论宣传,兴办报刊杂志,大力鼓吹民主革命的有:周四维(《新中国》杂志、《上海中华新报》编辑等),彭一湖(上海《晨报》编辑),周鳌山(长沙《国民日报》主笔),任凯南(汉口《民国日报》主编),李洞庭(岳阳《岳阳日报》主编)等;曾回到岳阳领导岳阳的革命斗争的有李琦、潘鼎新、黄荣、李绍广等。他们在地方大力倡导民主革命,联络地方进步志士,吸收他们加入同盟会,扩充革命力量,进行革命活动。岳阳境内革命组织不断得到发展,革命力量日益壮大,革命风气逐步传遍城乡,为后来的岳阳(时称岳州)光复奠定了思想基础,储备了斗争力量。
  二、发动反清起义,武装推翻清王朝地方政府的统治。随着民族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加剧,封建统治者加紧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岳阳滨湖各县水旱灾害频发,饥荒严重,人民背井离乡,苦不堪言,民怨沸腾,民变蜂起。1911年3月,岳州、华容发生饥民抢粮事件,捣毁了厘卡分局。1892年,临湘汪殿臣在药姑山竖旗反清。1906年,同盟会会员李琦等人在巴陵县北乡创办“和平小学”作掩护,训练革命志士。1909年,华容兰谱会首领焦甲申在罗家洲盟誓反清。武昌起义前,岳阳革命党人就积极在境内秘密开展革命活动,酝酿反清武装起义,积极响应全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1908至1909年,同盟会员、华容县沱江书院学生焦逸仙和华容县师范学生黄英华在岳阳县和华容县边界墨山铺、贾家凉亭、许家牌一带组织数百群众策划起义,老同盟会员周四维派会员李琦前往指挥,虽然后来这次起义被清军镇压,焦逸仙被俘,英勇就义,但它震撼了整个岳阳,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使岳阳的地方官吏闻风丧胆。此后不久,李琦、黄英华到长沙共进社总部与焦达峰密商起义大事,决定由李琦负责领导洞庭湖一带的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李琦赴汉口继续策划起义活动,华容籍同盟会员黄荣等人则在岳阳驻军以及退伍军人中发展革命力量,酝酿起义,为后来的岳阳顺利光复打下了基础。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黄荣与周四维、李纯生等在岳阳举兵响应。不久,潘鼎新、黄荣在华容联络会党组织义军200余人发动了武装起义。当年农历九月初,义军攻入华容县城,活捉知县乔联昌。乔联昌表示愿意归顺,并公开宣布华容脱离清朝政府,实行改旗易帜。革命党人令其留任,以维持地方秩序。义军队伍迅速扩大至700多人。此后义军走水路兵分两路开赴长沙。潘鼎新率一路向东洞庭湖进发,在洞庭湖遭到清军岳沅水师的拦截,经英勇奋战,控制了东洞庭湖大半个湖面,但由于缺乏精良武器,无法击溃扼守险要口岸的顽敌,未能进入湘江。黄荣率一路光复南洲后,在沅江受阻,于11月2日转至君山后湖,与潘鼎新会师。义军准备掉头转攻岳阳,又由于当时长沙发生政变,立宪派篡夺了革命政权。驻岳阳的清军前路巡防营统领吴耀金、岳沅水师统领柳若乔此前虽曾表示归顺,此刻又公开叛变,对付华容义军。义军只好退守君山,进不能投奔长沙,退不能返回华容,久困师疲,军心发生动摇,大部离散。后潘、黄等人设法与武昌军政府取得联系,11月10日,潘、黄率领剩下的270人,在城陵矶接受武昌军政府收编,北上援鄂,参加了保卫武汉三镇的战斗。
  三、领导岳阳和平光复。在辛亥革命中,岳阳是湖南最先光复的地区之一。武昌起义后,1911年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带头响应,发动会党和新军攻占长沙,宣告湖南独立。当日岳阳革命党组织负责人李琦赶至长沙,与焦达峰密商大计。同时,黄荣赶回岳阳布置起义。在岳阳的同盟会员四处奔波,发动群众在门口插上白旗,准备迎接反正,并在府城棚厂街考棚召开岳州同盟会成立大会,由彭一湖致开幕词。在岳阳的老同盟会员如方直、任孟凡、李明达、李衷廪、余世泗、张振坤、张树荣、胡秉宪、杨泰、龚次荃等人全部与会。
  10月24日,湘鄂起义军总司令阎鸿飞率李树芝一协人马,乘4条小火轮,从汉口来到岳阳,派李树芝率人向驻岳阳的清朝官吏下了檄文,驻岳清政府文武官员看到檄文后,见兵临城下,大势已去,为保全性命,决定降服,欢迎革命军进城,岳州城头挂起了十八星革命军旗帜。当时驻守岳阳的常备新军,是由长沙调来的四十九标一、三两营,共800多人,其中不少官兵具有革命思想,岳阳革命党人此前已与他们建立了联系。听到长沙光复消息后,“驻防有八百人,皆预备白旗”。而清军驻岳阳“巡防队仅二百人,亦无能为力”,加之统领柳若乔是当地汉人,与李琦素来相识,便决定向革命势力投降。25日,驻防新军起义投诚,巡防队反正,全城家家户户插上白旗,鞭炮声不绝于耳,群众欢欣鼓舞,清吏见过起义军总司令阎鸿飞后,脱下清朝官服,穿便装上街走一圈,以示投降。从此岳阳宣告和平光复。在阎鸿飞离开岳阳去长沙的当天晚上,清吏潜逃无踪。岳阳同盟会和焦达峰派来的代表召集会员和各界代表开会,一致认为值此新旧交替之际当改制易服,重整机构,维护地方秩序。成立了巴陵临时事务所,公推刘光谦、邓振声为正副所长。同时在平江县,10月25日晚,李僧、翁确存、秦志高等革命党人100余人,闯入县公署,打开监狱,宣布组成平江县临时政府,原知事钱葆青、巡警总局局长许绍獬等仓惶逃遁。光复后,岳阳社会风气一新,大家忙着剪辫子、禁鸦片,成立禁烟局,大力开展禁烟,城乡烟馆一时敛迹。
  由于资产阶级政党本身的局限性和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同盟会内部组织比较松散,派系纷杂,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稳定的领导核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加之当时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归于失败。1911年10月31日,湖南军政府都督焦达峰被立宪派杀害,谭延闿夺得都督席位。谭上台后,污蔑革命党人为“会匪”,大肆捕杀镇压革命党人,湖南的革命形势逆转。1912年8月,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9月18日,国民党湘支部成立,同盟会岳州分会改组为国民党岳州分支部。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革命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及湘省军阀政府的镇压,岳州分支部党员或被杀,或逃往海外,分支部解散并停止活动。此后,岳阳各县陷入连年军阀混战之中,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中。
  四、参与和支援武昌革命。岳阳是湘鄂赣边界门户,滨洞庭,扼长江,为水陆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岳阳人民自古以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岳阳人民积极响应和拥护,一些爱国有志之士更是踊跃投身于革命。岳阳地处武汉与长沙之间,水陆交通便利,当时武汉和长沙等地的革命党人南北串联进行反清斗争,多经由此地,并以此为据点进行革命活动,岳阳成为革命形势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成为武昌革命前线有力的后方阵地之一,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有陈嘉祐、易堂龄、李六如、黄驾白、李绍广等许多岳阳籍的新军将士以及万黄裳、戴雪岑、刘况等革命党人和群众参加了武昌起义、保卫武汉的战斗。清王朝发兵围攻武汉革命军时,起义各省纷纷组织援鄂义军。湖南于1911年10月28日派新编独立第一协五营人马乘轮船由长沙经岳阳驰援武汉。岳阳革命党组织负责人李琦派人将一批武器弹药运至武汉支援武汉革命军。11月10日,潘鼎新、黄荣率领的华容义军270人被武昌军政府收编,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11月20日,广西援鄂义军由桂林经长沙抵达岳阳时,也获得了大批粮食和武器弹药补充。当时岳阳还动员了一批青年学生以及大量船只、车马驰援武汉,对支援武昌革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投身护国、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大业。1913年至1926年,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为争夺湖南,先后7次在岳阳展开拉锯战,频繁的战争浩劫,岳阳城垣被毁,生灵涂炭。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于1915年12月,背叛共和,悍然称帝。蔡锷将军在云南首义讨袁。孙中山号召全国同盟会、革命党扩大组织,进行讨袁,捍卫共和大业。岳阳革命党人积极响应,轰轰烈烈开展护国运动,与全国的护国运动相呼应。当时在岳阳各地涌现了不少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自发组建的革命组织和革命武装,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有平江县彭思怡领导的护国军、岳阳县李绍广领导的护国军以及后来金华衮(湖北崇阳人)领导的临湘护法军。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曾参加过武昌起义的同盟会员、退伍在家的李绍广(岳阳县人)与彭思贻(平江籍,退伍军人)、吴亚平(湖北通城人)、李凯标(浙江人)等革命党人发起成立革命组织“仁义社”,着手准备武装起义。
  1914年,彭思贻、吴亚平(同上)与黄兴、蔡锷取得联系,在湘鄂赣边境组织发展革命组织,组织护国军,1915年冬,彭与云南昆明“护国军政府”取得联系,于腊月正式成立平江“护国军”,彭任司令,共有官兵2000余人,步枪、鸟枪1500余支。这支部队的宗旨是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推行三民主义,均富济贫。其活动范围遍及湘鄂赣边境各县。1916年4月,义军攻下平江县城,抓获并处决了县知事查步衢,没收县公署财物和劣绅、庄主不义之财,分给贫苦人民。部队在平江、岳阳、临湘、湖北咸宁、通城、崇阳和江西修水等地与北洋军阀进行激战,有力地打击了北洋军阀。1921年,彭思贻被北洋军阀设计杀害,部队被打散。
  1916年1月14日,李绍广、吴亚平在岳阳县成立“湖南护国军”,派人去云南与蔡锷联系。部队先后攻下平江县城、通城县城、临湘陆城、湘阴汨罗镇(今汨罗市),并重创前来围剿的北军安武军,队伍规模扩大到四、五千人。1916年6月,袁世凯在湖南的鹰犬汤芗茗在袁世凯取消帝制后,见大势已去,宣布湖南“独立”,并派湘军第一师李佑文旅攻占湘北。李佑文写信给李绍广,假意提议组织“湘北护国军”,将李绍广骗至岳阳县城扣押,并威逼利诱李退出革命党,放弃反袁,其部队接受“政府”改编,李严词拒绝,被杀害。
  1917年7月,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8月在广州召开国会,组织护法军政府。由金华衮率领的湖北崇阳“护法军”移师临湘大云山,联合临湘原护国军司令王天鹏的部下卢干城的部队,组成靖国联军第一支队,在湘鄂边境坚持反北洋军阀的斗争。1922年5月,孙中山下令北伐,委任金为湘军第一路军司令,金率部队在岳阳、临湘一带堵击吴佩孚的军队。后金华衮兵败去沪,吴佩孚派人至上海,以重金收买上海租界巡捕杨玉堂,将其绑架引渡至武昌杀害。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划时代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实现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辛亥革命期间,许许多多的岳阳爱国志士为了拯救祖国,谋求国家的民主和富强,至身家于度外,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前仆后继,奋斗不已,为辛亥革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地位和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他们的英名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昂的民主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进取奋斗精神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系中共岳阳市委史志办党史科副科长)
[资料来源]
[1] 《岳阳县志》,岳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2] 《平江县志》,平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3] 《湘阴县志》,湘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三联书店,1995年6月第一版
[4] 《汨罗市志》,汨罗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5] 《华容县志》,华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6] 《临湘市志》,临湘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7] 《岳阳市文史资料》第八辑,岳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0年12月,潘浩然著《潘鼎新与黄荣领导的华容义军》、李心诚著《李绍广和他的护国军》、彭泽智著《彭思贻与平江护国军》等
[8] 《岳阳市文史资料》第二辑,岳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84年7月,何光岳著《辛亥光复前后》
[9] 《巴陵烽火》,岳阳县人民革命史编纂委员会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 

                                                                                            

 

岳阳民革网 版权所有 2010-2020 湘ICP备19012224号 技术支持: 连线科技
联系地址:岳阳市炮台山路86号民主党派大院 Tel:0730-8603523
Copyright 2010-2020 by www.mgyysw.cn
湘公网安备 43060202000216号 | 旧网站入口